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出現關節腫脹,就提示類風濕關節炎病存活動并未完全控制。
首先要評估患者的病情活動,根據患者病情活動的嚴重程度,來調整藥物治療。
對于初次治療的患者,首先是以甲氨蝶呤為基礎,可以聯合羥氯喹,來氟米特,或者是柳氮磺胺吡啶等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患者已經應用上述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比如三個月到半年,關節腫脹仍然比較明顯,化驗炎癥指標明顯升高,則需要調整藥物治療。可以改用其他的抗風濕緩解病情藥物,比如艾拉莫德,或者是小分子比如托法替尼等治療。
如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考慮應用生物制劑,但是仍然需要服用甲氨蝶呤。常用的生物制劑,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比如益賽普,強克,安百諾等,也可以使用白介素-1抑制劑,或者抗CD20單抗等生物制劑。風濕關節炎患者,大多數在通過應用上述藥物治療后,癥狀都會緩解。但也有一些難治性關節炎,應用什么治療方案,效果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