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以后確實有一種治療方法是進行血腫的穿刺抽血,首先需要進行定位,可以根據(jù)顱腦的ct檢查來進行定位,確定血腫的位置,然后可以在局麻下做頭皮的小切口,在顱骨上鉆洞,用腦穿針或者是穿刺針向血腫腔進行穿刺,穿刺至血腫的中央位置,然后回抽嘗試,確實有瘀血的可以進行向外抽血處理。
有一部分的血腫會形成血塊,這樣會導致抽不出來,這可以向血腫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塊,然后再抽出來,只要能夠通過這種方法將血腫抽出一半以上,就能夠起到降低顱內(nèi)壓力的作用,相對來說這種處理方法的創(chuàng)傷比較小,所以對于病人的影響要小一些,風險也要小一些,但是因為無法直視下進行,所以也是存在風險的,首先有可能穿刺過程中損傷腦的血管引起出血,另外也有可能穿刺失敗,導致出現(xiàn)無法穿刺到血腫位置,此外還可以因為穿刺的負壓力量,導致原先出血位置再次破裂出血。
針對于血腫量非常大的、已經(jīng)腦疝形成的不適合做這種手術,這種情況還是要進行去骨瓣減壓手術和開顱清除血腫手術,這種手術是最常規(guī)的手術方式,只有針對于血腫量不是特別大、病情上穩(wěn)定的才可以嘗試做這樣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