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胃鏡檢查的時候,發現胃內有胃潰瘍,我們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取活檢的禁忌,都是需要送病理檢查的。
送病理檢查的目的是要區別潰瘍的良惡性,雖然良性潰瘍和惡性潰瘍在內鏡下的表現有所區別,但是單憑肉眼觀察,有時候會造成誤診。所以只要有胃潰瘍,都是需要去活檢送病理的。
如果是良性潰瘍,病情的嚴重與否取決于潰瘍的大小、潰瘍的深度、有沒有出血的傾向,以此來判斷可能并發消化道出血的風險,或者是潰瘍穿孔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來說胃潰瘍的患者,如果沒有口服造成潰瘍的非甾體抗炎藥物,或者是風濕類的治療風濕類疾病的藥物,潰瘍大多數是由于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所以對于有胃潰瘍的患者都需要檢測幽門螺桿菌,一旦發現有沒螺桿菌感染陽性,系統治療胃潰瘍是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