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腫瘤介入治療是采用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做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如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磁共振、B超等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經股動脈插管將抗癌藥物或栓塞劑注入肝動脈的一種區域性局部化療,它是非開腹手術治療肝癌的首選方法,其療效已得到肯定。
在肝癌中,血管性介入治療中主要是選擇性肝動脈灌注治療,選擇性肝動脈栓塞,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其主要生理學基礎是正常肝細胞的血液供應20%-25%來自肝動脈,75%-85%來自門靜脈。而原發性肝癌的血液供應,90%-95%來自肝動脈,這就為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腫瘤提供了解剖學基礎。三者具體技術方法是相同的,就是在皮膚上穿刺大概3-5mm的小口,從動脈內插管至肝癌供血動脈,再通過導管給藥,不同之處在于給的藥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