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毛囊炎是由于在油脂分泌過多的部位毛孔堵塞或者是油脂刺激了真菌的生長繁殖,而導致這種毛囊炎的發生,主要是為馬拉色菌毛囊炎。表現為散在分布的暗紅色丘疹,米粒大小比較堅硬,觸壓時有輕度的疼痛,可以選擇滲透性比較好的外用藥物,如聯苯芐唑溶液、復方土槿皮酊外擦治療,必要時配合口服伊曲康唑膠囊。
為了減少毛囊炎再次出現可以飲食方面進行調整,減少辛辣、過油食物的攝入。平時注意休息,調整自身的免疫功能,然后可以口服維生素b6等控制油脂的分泌。
另外,還需要與細菌性毛囊炎進行鑒別,細菌性毛囊炎一般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不僅僅發生在脂溢性部位,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其他部位,表現為頂端比較尖的丘疹,往往伴有膿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