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低熱,是指連續兩周以上,體溫維持在37.3到37.9℃之間,它分為功能性持續性低熱和器質性持續性低熱,其中器質性持續性低熱,又分為感染性疾病引起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
感染性疾病中以結核桿菌感染多見,比如肺結核,可出現午后低熱,咳嗽、咳痰、咯血、盜汗、乏力等癥狀,其他慢性感染,如慢性膽道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尿道炎、艾滋病、亞急性心內膜炎,均可出現持續低熱的情況。
非感染性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熱、腫瘤、血液病、紅斑狼瘡、藥物熱等,都可出現持續低熱的情況,功能性持續低熱多見于青年女性和三歲以內的兒童,包括生理性、季節性、環境性和神經功能性持續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