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感染菌種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外擦,臨床中存在細菌性毛囊以及真菌性毛囊炎。
細菌性毛囊炎主要是表現為頂端比較尖的丘疹性的改變,往往伴有膿皰,觸壓時會有疼痛感,可以外擦百多邦軟膏,夫西地酸軟膏,復方氯霉素醇溶液,皮疹面積比較廣時需要配合口服頭孢菌素類藥物抗感染治療。
另外在油脂分泌比較多的部位,如胸背部、頭部,容易出現馬拉色菌毛囊炎,也就是真菌感染導致的毛囊炎,表現為比較圓鈍的暗紅色的丘疹,而且發生的位置比較深,需要選擇滲透性比較強的外用藥物,如聯苯芐唑霜,必要時口服伊曲康唑膠囊來協助抗真菌治療。
對于出油比較多,出汗比較多的患者要注意勤洗澡,講衛生,可以用硫磺皂來洗澡,去除皮膚上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