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臨床表現主要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等。
這個病常見于夏季和秋季,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者食用過多的生冷、餿臭、腐爛的食物。主要的病因是細菌和毒素的感染,以沙門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常見。如果進食生冷食物或者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或者服用強酸強堿以及農藥等等,均可導致發病。
急性胃腸炎引起的輕度腹瀉一般情況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為黃色或黃綠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塊,糞質不多,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急性胃腸炎也可以引起較嚴重的腹瀉,每天大便數次、數十次,大量水樣便少量黏液,惡心,嘔吐,癥狀比較嚴重,食欲低下,有時嘔吐咖啡色的液體。如果出現低鉀,也可以腹脹,有全身中毒癥狀,也有低熱或高熱,煩躁不安,精神不振,意識朦朧,甚至感染性休克,導致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