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目前已經明確并不是病理學上的上皮潰瘍缺失所導致的真性糜爛,也與慢性宮頸炎的定義并不一致。宮頸糜爛只是一個臨床征象,大部分為生理性改變,可以為病理性改變。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多見于青春期生育年齡的婦女雌激素分泌旺盛,口服避孕藥或者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鱗柱交界部不一,宮頸局部呈糜爛樣的改變外觀。
因此,宮頸糜爛如果沒有癥狀,無需特殊處理。對于糜爛樣改變,伴有分泌物增多,乳頭狀增生或接觸性出血的,可給予局部的物理治療,包括激光,冷凍,微波等方法,治療前必須經篩查除外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