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劑腎損害是因為碘造影劑的急性腎毒性反應盡管只是暫時性腎功能受損,無明顯癥狀表現為少尿型急性腎功能衰竭,常常在注射造影劑后24至48小時發生腎功能損害,少尿或者是無尿持續兩到三天,三到十天腎功能繼續惡化,十四至21天逐漸恢復,也有發生非少尿型急性腎衰者預后較好。
近年來隨著血管造影、增強ct造影以及靜脈腎盂造影的廣泛開展,造影劑腎病的發生率也較過去明顯增高,原有腎臟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當血肌酐超過398umol/L,造影劑腎病的發生率高達90%。
造影劑腎病重在預防,有高危因素者應該盡量避免做造影,如原有腎功能不全、脫水、老年人或者是有糖尿病、多發性骨髓瘤、高血壓、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癥以及血管疾患等,必須做造影檢查者應用小劑量非離子低滲性造影劑,并在造影前補充鹽水和擴容改善灌注降低造影劑濃度減少造影劑的劑量,藥量超過250毫升每小時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一般造影劑均為高滲性,高滲性的造影劑到達腎臟可以引起腎血管收縮血流量緩慢,加用鈣離子拮抗劑,可以有部分造影劑的縮血管作用,一旦發生少尿型急性腎功能衰竭,經擴容利尿均無效者可行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