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和鼻竇在解剖學上與顱底密切相關,是鼻源性顱內并發癥發病的基礎。
鼻腔頂壁、塞竇頂壁和額竇的后壁均是全顱底的結構,這些結構有時先天性的缺水致使鼻腔和鼻竇黏膜與硬腦膜黏貼,額竇黏膜靜脈與硬腦膜和蛛網膜的靜脈相通,因此容易發生鼻竇炎的顱內并發癥。
但是顱內并發癥并不很多見,只有當機體免疫力降低,鼻竇引流不暢,鼻腔及鼻竇外傷,鼻腔及鼻竇手術和異物損傷顱內時,有時可發生鼻源性顱內并發癥。據醫學統計化膿性腦膜炎及硬腦膜下膿腫占33.5%,腦膿腫占33.5%,硬腦膜外膿腫占11%,海綿竇炎占9.6%,腔隙性腦膜炎占5.7%,上齒竇炎占4.6%,腦炎占1.3%,垂體化膿占0.5%,頸內動脈中靜脈占0.2%,恒竇炎0.1%,以上是鼻竇炎引起的顱內并發癥的種類和發作多少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