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培養的臨床應用主要是確定血液的細菌感染,如果陽性表明病原微生物已經進入血液,可能造成全身的播散,引起血流感染,一旦血培養陽性,我們就會盡力進一步的分離,然后再做培養,做直接抗菌藥物敏感性實驗,也就是藥敏實驗。鑒定細菌的種類以及抗菌藥物體外敏感性實驗。
陽性的話還需要排除污染菌,皮膚消毒靜脈穿刺過程中,無菌操作是避免污染的重要環節,如果懷疑是污染菌,則報告為該菌株可能為采樣的皮膚污染微生物,則需要進一步的檢測。常見的培養出來的病菌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菌屬等等,然后再根據藥敏實驗的結果,來選擇最適合的抗菌藥物來進行指導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