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發熱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而且以病毒為是最常見,像感冒、流感、麻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其次是細菌感染,像扁桃腺炎、腥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有些也有發燒,如瘧疾、黑熱病等,但比較少見。
非感染性發熱如中暑、脫水、白血病、腫瘤、外傷或手術后引起的發燒;還有些散熱障礙的疾病,像魚鱗病、廣泛的皮膚病、汗腺缺乏癥等。當然有時不易區別,但把情況弄清后,可提供醫生參考。
觀察一下發熱類型:可用家庭常備的體溫表,準確測量腋下體溫、并做好記錄。37攝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燒、38—39度叫中度發燒,39度以上叫高燒,還要看看發熱持續的時間,伴隨發熱還有哪些癥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