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黃芪能補肺氣、益衛氣以固表止汗,所以也常用于肺氣虛及表虛自汗證。
根據黃芪補氣利尿消腫之功效,也用于氣虛水濕失運之水腫、小便不利,常與防己、白術等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現在,以黃芪為主,配伍補脾腎、利水濕之品治療慢性腎炎水腫及尿蛋白長期不消者,亦頗為有效。
黃芪有較好的補氣托毒、排膿生肌之功效,故也可用于氣血不足,瘡瘍內陷的膿成不潰或潰久不斂。
此外,黃芪對氣虛血虧的面色萎黃、神倦脈虛等,能補氣以生血,常與當歸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大劑量30?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