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在CT可以表現為,早期肝硬化肝臟正常或者增大,中晚期肝臟縮小,肝臟輪廓呈結節狀凹凸不平,肝葉的比例失調,通常是肝右葉萎縮,左葉及尾葉增生肥大,肝室之內密度不均勻,再生結節略高密度影,肝裂增寬,脾臟增大,可伴有腹水,增強掃描可見肝內密度趨向一致,同時可以顯示胃底靜脈曲張,肝硬化患者同時可以出現消瘦,乏力,皮膚瘀黑。
早期肝硬化的癥狀:
一是肝臟的大小和形態通常有縮小,有時縮小十分的顯著,肝葉縮小或者是不成比例,以后一種形式多見。
二是肝炎后肝硬化常常是右葉萎縮,尾葉代償性增大,右葉保持正常或縮小或增大,增大常局限于外側段。
三是肝裂增寬和肝門區擴大,嚴重者肝葉似乎彼此分隔,膽囊位置因此而改變,常移向外側。
四是肝臟的結節增生顯著,見肝臟表面高低不平,外緣呈分葉或者是扇貝型,肝臟密度高低不均,在脂肪肝基礎上演變而成的肝硬化,或肝硬化伴顯著的脂肪浸潤時可見局灶性的低密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