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是人體進行儲存和消化食物的部位,但是一些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和不固定的進食時間都會導致人體患上胃病,尤其對于一些白領和學生來說工作和學習的影響,往往沒有辦法好好吃飯從而患上胃病,不僅需要藥物介入治療,日常生活中的食療更加重要。因此出現胃疼,惡心想吐的情況時就考慮是否患上胃病的可能。
第一,急性腸胃炎。嘔吐伴有眩暈,平衡失衡,常見于前庭器官疾病,比如眩暈癥,腦供血不足。惡心、嘔吐伴有劇烈的眼痛,頭痛,眼部充血發紅,瞳孔開大,應警惕青光眼。飲食后就惡心、嘔吐,而且伴有腹痛,腹瀉,常見于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等。
第二,急性胃擴張。嘔吐物有酸臭味及隔夜的食物多見于幽門梗阻,吃飯后即吐無酸味,多食管梗阻,嘔吐物為黃綠色膽汁可能是十二指腸梗阻。
第三,腸梗阻。嘔吐而不費力,進食即吐,吐出量不多,常因嗅到不愉快氣味或看到厭惡的食物而引起,屬于神經官能癥范疇,嘔吐呈噴射狀常見于腦膜炎、腦炎等顱壓增高的癥狀,嘔吐時呈滿口而出的狀態常見于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