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化系統,體內堆積的尿素排入消化道在場內經細菌尿素酶的作用形成氨,可刺激胃腸粘膜引起纖維素性炎癥,甚至形成潰瘍和出血,病變范圍廣,從口腔、食管直至直腸都可受累,以尿毒性食管炎、胃炎和結腸炎較為常見,病人常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
二、心、肺病變,水鈉潴留、腎缺血,腎素分泌增加引起高血壓長期作用于心,可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內尿素過高滲入心包和胸膜,可引起纖維素心包炎和纖維素心胸膜炎,聽診時可聽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心力衰竭可引起肺水腫;血尿素從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呼吸道炎癥,有時沿肺泡壁可有透明膜形成。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腔內有大量纖維蛋白及單核細胞滲出,很少中性細胞粒稱為尿毒癥性肺炎。
三、造血系統,主要改變為貧血和出血。
貧血原因:1,嚴重腎組織損害時促紅細胞生成素產生不足。2,體內蓄積的代謝產物,有些如酚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另一些及其衍生物可縮短紅細胞生存期,加速紅細胞破壞并可引起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