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患者在針灸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精神疲倦、氣短、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脈象微弱、出冷汗,甚至是血壓下降、四肢厥冷、不省人事、二便失禁等,這就是所謂的暈針。
暈針常是由于患者精神緊張,體質虛弱,饑餓疲勞,體位不正以及施針者手法過重,使腦部暫時缺血所致,暈針出現后應該立即將針全部取出,讓患者平臥,頭部稍低,可以飲用熱茶水或者是糖水,重者用指掐或者是針灸人中、內關、足三里,或者是百會、關元等穴位,必要時應用其他的急救措施,進針后提插捻轉不易,甚至是不能提插捻轉,稱之為滯針。
滯針是由于患者精神緊張,針灸局部肌肉收縮引起的,或者是行針時捻轉角度過大,連續單向捻轉以導致肌纖維產生所導致,進針以后應該消除患者的緊張狀態,使局部肌肉放松,如果是單向捻轉所導致者,應該反向捻轉,若是肌肉一時緊張,可以按揉局部或者是在附近再插一針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