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它是由痢疾桿菌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腸道傳染性疾病。它可以引起腸黏膜的炎癥潰瘍,出現消化道的癥狀,以及全身中毒癥狀,嚴重的可以導致感染性的休克,每年的夏秋季節多發,屬于常見病、多發病。
患者以及帶菌者,作為痢疾桿菌的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食物,水源,或者是生活用品被污染以后,經口入消化道導致感染。另外,通過蒼蠅,蚊蟲,也可以造成間接的傳播。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的兒童患病率比較高,考慮和孩子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有關。
細菌性痢疾可以分為急性菌痢以及慢性菌痢。急性菌痢主要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和全身中毒癥狀,病人起病比較急,畏寒,寒戰,發熱,體溫可以達到39到40攝氏度,并且伴有乏力,食欲的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里急后重,一般大便次數比較多,量比較少,呈黏液膿血便。嚴重的病例可能會出現休克的表現,體現為四肢發冷,極度衰弱的癥狀。慢性的菌痢可以出現反復的腹脹,腹瀉,黏液膿血便等,病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