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與胃相表里,脾熱往往會伴隨胃熱,所以臨床表現多見脾胃濕熱,癥狀可以見到脘腹脹滿、食少倦怠、頭重如裹,惡心欲吐、口淡不渴、便溏不爽、尿少而黃、身目俱黃、舌苔黃膩、脈濡數,大多數的皮膚病的濕疹、膿皰疹也與脾胃濕熱有關系。
治療應該以滲濕利水或輔以芳香化濁,不應該用過多的苦寒之品,對于本病多因為感受濕熱之邪,或者是過食辛熱肥甘,或嗜酒無度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導致。
脾主運化其氣主身,胃主受納以和降為順,濕熱瘀結中焦,納運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痞悶,納呆嘔惡,熱勢急迫,且濕又為陰邪,容易阻滯氣機,故便溏而不爽。
脾主肌肉四肢,濕性重著,睥為濕困,流注肢體,故肢體困重。濕遏熱伏,郁蒸于內,故身熱不揚,汗出不解,口渴多飲,小便短黃,濕熱蘊結脾胃,熏蒸肝膽,疏泄失權,膽汁不循腸道而外溢肌膚,則見身目鮮黃,皮膚發癢,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