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可以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后也可以引起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寄生在我們的胃黏膜組織中,有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
一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臨床過程是這樣子,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到達胃黏膜后定居感染,經數月或數周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后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另外同時可以引起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后者是導致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十二指腸潰瘍的普遍癥狀為:食后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癥狀如噯氣,腹脹,反酸,食欲減退等,有些病人還可以出現反復發作性的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