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分為化膿性關節炎和非化膿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屬于非化膿性關節炎,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疾病累及關節軟骨和整個關節,包括軟骨下骨、關節囊、滑膜和關節周圍肌肉。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發于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及脊柱等部位,本病亦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其發病原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主要的癥狀是疼痛,初期為輕微鈍痛以后逐步加劇,活動多時疼痛加劇,休息后好轉。
化膿性關節炎為關節內化膿性感染,多見于兒童,好發于髖關節、膝關節,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臨床表現是:起病急驟,有寒戰高熱等癥狀,體溫高達39℃以上,甚至出現譫妄與昏迷,小兒多見。病變關節迅速出現疼痛與功能障礙,淺表關節局部紅腫熱痛明顯,關節常處于半屈曲位,這樣使關節腔內容量最大,而關節囊可以松弛以減少疼痛。深部的關節,局部紅腫都不明顯,關節往往處于屈曲、外旋、外展位,病人因劇痛而拒做任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