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無力病在各種年齡組均可發生,但多在15到35歲,起病急緩不一,多隱襲。主要表現為骨骼肌異常、易于疲勞,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瞼肌最易受累及,隨著病情發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可出現復視,最后眼球可固定,眼內肌一般不受累。
此外延髓支配肌、頸肌、肩胛帶肌、軀干肌及上下肢諸肌均可累及,講話過久,聲音逐漸低沉,構音不清而帶鼻音,由于下頜、軟腭及吞咽肌、肋間肌等無力,則可影響咀嚼及吞咽功能甚至呼吸困難。肌無力病的癥狀的暫時減輕、緩解、復發及惡化,常交替出現而構成本病的重要物證。
根據受累肌肉范圍和程度不同,一般分為眼肌型、延髓肌受累型及全身型,也有極少數爆發型起病迅速,在數天至數周內即可發生延髓肌無力和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