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視診:有無肛裂、瘺口、痔脫垂、肛周炎癥、血跡等。囑患者作排便動作,有會陰下降者可見盆底以肛門為中心明顯向下突出;再囑收縮肛門,盆底支配神經嚴重受損者,收縮能力減弱或消失。
2、肛門指診:了解肛門括約肌功能,明確病變部位和性質,可提供重要依據。指診肛門括約肌緊張者多見于內括約肌失弛緩癥,肛門緊張而兼疼痛者可能合并有肛裂;觸及條柱形硬便及直腸明顯膨大者,多見于直腸性便秘。
3、直腸指診:若肛管張力增高,提示肛管附近可能有刺激性病變。如肛管不能通過一指,則肛管有器質性狹窄,常見于低位腫瘤、肛管手術后或不當的硬化劑注射后疤痕形成。
4、糞便檢查:直腸型便秘的糞便常呈堅堅條柱狀,因常有直腸粘膜繼發性炎癥,或排便時損傷肛門,糞便外表可見黏液或血跡。
5、X線檢查:顯示消化道有無狹窄、息肉、腫瘤、擴張、腸道內憩室等造成便秘的疾病,還可以明確腸道運動功能。鋇劑灌腸,特別是近年來采用的結腸低張雙重造影,對發現便秘的病因,可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