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本病的特點是起病急,表現高熱,頭痛,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明顯的小腿肌肉痛,淺表淋巴結腫大等,重者可以并發出血,黃疸,腎炎,腦膜腦炎,肺彌漫性出血與肝腎功能衰竭常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黃疸出血型死亡率可高達30%。
本病分布廣泛,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尤其以熱帶和亞熱帶最多,東南亞國家的感染率可以達到25%到35%,我國于1934年在廣州首次確診有本病,目前以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的地區,東南沿海和西南地區較為嚴重,患者以輕壯年農民和參加農業勞動的人群及屠宰場的工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