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二到三周,起病緩慢,約三分之一病例無癥狀,以支氣管炎、肺炎和骨膜炎等的形式出現,而以肺炎最重。
發病初有乏力頭疼、咽疼、發冷、發熱、肌肉酸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頭疼顯著,發熱高低不一,可高達39攝氏度,兩到三天后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如陣發性刺激性咳嗽咳和少量黏痰或黏液膿性痰,有時痰中帶血,發熱可持續兩到三周,熱度恢復正常后,尚可以有咳嗽伴胸骨下疼,但無胸疼。
體檢顯示輕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出血,而骨膜常有充血,約15%有骨膜炎,頸淋巴結可腫大,少數病例有斑丘疹、紅斑和唇皰疹。胸部一般無明顯異常體征,約半數可聞干性或濕羅音。
約10%至15%的病例,發生少量胸腔積液,病情一般有輕有時可重,但非常少死亡,發熱三天到兩周,咳嗽可延長六周前后,血管內溶血,溶血往往見于退熱時或發生于受涼時,極少數病例可伴中樞神經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