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活方式的調整。其中,最重要的實際上就是碘攝入的問題。通過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碘的攝入可能與甲癌較高的相關性,碘攝入的不足可以引起甲癌構成比例的變化。
我國實行普遍的食鹽碘化政策已經多年,據國內某大型腫瘤醫院的調查結果,大部分甲癌患者處于典攝入足量、超足量乃至過量的狀態,只有少數患者處于碘攝入不足的狀態。因各個地域飲食結構之間的差異,無法給出精確的數據,指導生活方式的調整,但是建議在監測碘代謝的前提下,患者自行調整飲食結構,使碘攝入量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的攝入量是一千微克,我國學者的共識是七百到八百微克。我國使用加碘食鹽每10克鹽中有350微克的碘,攝入鹽的健康標準是每天6克,這樣除了通過鹽補充碘以外,需要增加一些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和海鮮,在碘代謝的監測方法中以尿碘的監測最為方便可行。尿碘也是代表飲食攝入量的最好的標志,理想水平的應該控制在一百到兩百微克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