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高血壓病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還不十分明了,但目前一致公認為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正常血壓的調節功能失調而形成的。
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在高血壓的發病中占有主導地位,體液、內分泌和腎臟參與發病過程。
細小動脈長時間收縮、小血管可出現營養障礙加上脂類的沉積,逐漸發生廣泛的小動脈硬化。對于內臟器官可導致缺血尤其是腎缺血,可以產生腎素。腎素是肝臟產生的血管緊張素原形成血管緊張素,促使全身細小動脈更加收縮,血壓升高更明顯,這也加快了全身小動脈的硬化。
由于血壓由暫時的波動的升高轉為持久的高血壓狀態,大腦皮層功能失調,還可以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使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多。前者提高了心臟的排血量,后者使全身細小動脈痙攣,又能影響垂體前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提高血管對腎素、血管緊張素等各種升壓物質的敏感性而升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