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飲食是否影響腎炎病人的預后,已經被證實和公認,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是有利于腎炎的預后。早期動物實驗已經證實,有人對腎炎或切除大部分腎的大鼠,用含量不同的蛋白質飲食作對比觀察,發現蛋白質量少的較易恢復,死亡率也低,若給與高蛋白飲食,在血尿素氮水平迅速增高,尿中蛋白質的含量顯著增加,腎功能也逐漸惡化,從而出現明顯尿毒癥的癥狀。
這些年來,很多的臨床研究也已經證實,在尿毒癥病人進食低蛋白飲食以后,血尿素氮下降,癥狀相應改善。然而,低蛋白飲食單調無味,很容易影響患者食欲,導致攝入熱量不足,造成負氮平衡,尿素氮也增高,因此不能僅憑血漿尿素氮增高,即給予機械的控制飲食。
為了避免氮的負平衡,必須選用高營養價值的動物蛋白,及食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成分和比例,越接近人體蛋白質,越能被機體完全利用。所以,對于腎炎患者來說,采用優質低蛋白,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