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主要是指現代醫學中的急性腦血管病,有時也被稱為腦卒中,這兩者基本上是一回事,只不過中醫稱之為中風,而現代醫學稱之為急性腦血管病、腦卒中,叫法不同。急性腦血管病和腦卒中就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其中就包括腦梗塞,所以腦梗塞可以稱之為腦中風。
但是腦中風的概念就要比腦梗塞要寬泛一些,得了這種腦中風的疾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患者的半身出現程度不同的各種功能障礙,最常見者稱之為運動障礙,中醫稱之為半身不遂,現代醫學稱之為偏癱。
為什么要稱為中風呢?因為這種疾病臨床表現常常是因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多伴有一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一發病就會很急重,變化迅速,與風的善行數變的特征是很相似的,故而在黃帝內經中得此名。據不同的癥狀表現和不同的階段,古代的醫學家又將中風分為仆擊,偏風,身偏不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