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癥起先是發燒、頭痛、腹瀉、嘔吐和全身的不舒服,家長往往認為是傷風感冒或是消化不良。經過1~4天以后退燒,退燒幾天以后再次發燒,而且比第一次還高。突出的表現是感知覺過敏樣疼痛,不讓別人觸摸,同時伴有臉紅、頭痛、咽喉痛、嘔吐、多汗,接著出現嗜睡的癥狀。經過3~7天以后出現麻痹,常見的部位是下肢。麻痹出現后1周,如果不繼續發展,則可以逐漸的恢復。
意見:在預防小兒麻痹癥的方面,首先要注意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病毒進入腸道的機會。在本病大流行時兒童應當避免過分的疲勞或者受涼。流星期間,不要做扁桃體切除手術或者拔齲齒。用過的食具、玩具、床單等都要煮沸消毒。不能煮沸的物品可在日光下暴曬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