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藥物有引起或加重消化道潰瘍的作用,這些具有潛在潰瘍生成的藥物統稱為致潰瘍藥物,有活動性潰瘍的患者一般應禁服這些藥物。
一、抗菌素,不少抗菌素比如四環素、紅霉素、多粘霉素,青霉素等都引起胃腸道反應如胃炎、惡心嘔吐、腸炎、腹瀉,使原有潰瘍加重,尤其是空腹服用時。
二、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可直接作用于胃腸上皮細胞,使黏膜充血糜爛并影響凝血機制,導致胃腸出血形成潰瘍。寶泰松、吲哚美辛等可引起胃炎,十二指腸炎、胃腸黏膜糜爛、淺表潰瘍而出血甚至穿孔。
三、糖皮質激素,主要有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若使用量大時間過久時就會引起類固醇性潰瘍,同時使組織修復能力降低,加重胃十二腸潰瘍。
四、抗腫瘤藥物,服用嘧啶、葉酸拮抗劑等容易刺激胃腸黏膜產生炎癥糜爛,重者可發展為潰瘍,降壓藥利血平可刺激胃酸分泌,而損傷胃黏膜、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也容易發生胃潰瘍及出血,其他的比如利尿藥、抗凝藥、胰島素、甲狀腺素、咖啡因也可加重消化性潰瘍癥狀并誘發出血的可能,也應當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