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舌是一種發生在舌粘膜淺層的慢性邊緣剝脫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損表現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可變換大小和形狀,具有游走性的特點,所以又稱游走性舌。原因不是特別明確,可能與腸道寄生蟲或者是胃腸功能紊亂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情緒波動有關,還有部分患兒的父母也曾患過地圖舌,故表現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一般地圖舌多見于兒童,尤其是體弱的嬰幼兒,對于地圖舌的治療,可以是飲食和營養方面,要保證休息,避免過度疲勞,飲食應該富有營養,及時添加輔食,防止挑食或者是偏食,以免胃腸功能發生紊亂,造成營養不良。
要消除感染病灶,口腔內的某些細菌可能會引起地圖舌,因此要仔細檢查牙齒,扁桃體以及甲粘膜有無感染。一旦發現要及時治療,要尋找病因,應該詳細了解病史,并注意觀察黏膜的受損情況,可以服用維復合維生素b,有缺鐵性貧血的患兒應該補充鐵劑,胃酸過少患兒可以口服稀鹽酸。總之,應該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