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前期(Ⅰ期),無任何自覺癥狀及體征,化驗亦無異常,僅腎活檢方可作出診斷,此期可達五到六年之久。
2.蛋白尿期(Ⅱ期),見于76%患者蛋白尿最為常見,半數以上者主要為大分子量、低選擇性蛋白尿,程度不等。蛋白尿的程度與淀粉樣蛋白在腎小球的沉積部位及程度有關,可表現為無癥狀性蛋白尿,持續數年之久。
3.腎病綜合癥期(Ⅲ期),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及水腫、高脂血癥較場較少見,少數僅有長期少量蛋白尿。腎靜脈血栓是腎病綜合癥治最常見并發癥,大多起病隱蔽,表現為難治性腎病綜合癥。
4.尿毒癥期(Ⅳ期)即腎病綜合癥之后出現進行性腎功能衰竭,多達半數者有氮質血癥,重癥死于尿毒癥。腎小管及腎間質偶可受累,后者表現為多尿,甚至呈尿崩癥表現,少數病例有腎性糖尿、腎小管酸中毒及低鉀血癥等電解質紊亂。由腎病綜合征發展到尿毒癥需1~3年。腎小球的淀粉樣沉積的程度與腎功能的相關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