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癲癇是否會遺傳,可以從兩方面判斷。最直接的就是看家族史。調查父系和母系的家族三到四代成員中有沒有癲癇病史,如果有遺傳性的癲癇,至少要有兩到三個或更多的家族成員犯病,但是要排除后天獲得的癲癇成員。比如腦出血,腦外傷,腦腫瘤引起的癲癇。
另外,判斷癲癇是否遺傳,可以從基因學角度來看,現在醫學發現了一些癲癇的相關基因,如果發現存在類似的基因那么就有一定的遺傳概率,但即使基因有問題,也不一定百分百會有遺傳。有些是隱性遺傳,有些是顯性遺傳,目前發現的具有遺傳性的癲癇主要有高熱驚厥,一些嬰幼兒良性的癲癇和結節性硬化,雖然是遺傳性,比如結節性硬化。
還有些病人不是遺傳的,而是自己基因突變的結果,還有一個比較客觀的現象,遺傳性癲癇,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是在嬰幼兒期發病,成年后就很少發作,而且不影響正常學習工作,因此癲癇基因才會遺傳下來代代相傳。
而比較嚴重的癲癇發作頻繁,智力低下,無法正常學習工作。還有一些原因是由于過早的因病死亡或者是沒有結婚生子而導致癲癇基因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