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膽囊炎和膽囊息肉都是膽道系統常見的消化性疾病,并且兩者互為因果關系,其中慢性膽囊炎癥反復刺激,容易誘發膽囊炎性息肉的產生而膽囊息肉。
如果比較大位置靠近膽囊頸部,從而引起膽囊管堵塞、引起膽汁流出受阻、膽汁淤積、繼發膽囊炎癥的產生,一旦膽囊炎癥產生時,患者可出現右上腹陣發性的隱痛、脹痛、不適感,少數患者呈劇烈的絞痛,并且伴有右肩膀、右后背處的牽涉痛,同時患者還有程度不等的低熱、胃寒、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食欲不振、厭油等全身不適癥狀。
臨床上一般采取內科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的方法,其中又以手術切除膽囊為主,而膽囊息肉患者,大多數無明顯的癥狀只是體檢如影像學檢查、b超、ct發現膽囊內長了息肉,這時如果息肉比較小只有0.3、0.6公分左右時,這時又沒有任何癥狀,臨床上一般不予特殊處理,但是要定期復查,一般每六個月至少一年做一次b超或ct,來追蹤膽囊息肉的進展。一旦膽囊息肉產生癥狀或者是膽囊息肉逐漸增大達到0.8公分,甚至1公分以上時,這時就需要手術治療切除膽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