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飲食要求是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鹽的攝入與高血壓呈正比,即人體攝取鹽量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日均攝鹽量每增加一克,平均血壓上升2毫米汞柱,低壓上升1.7毫米汞柱。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它在人體內主要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外液中,與存在于細胞內液中的鉀離子共同維持細胞內外的正常平衡狀態。當人攝取食鹽過量時,由于滲透壓的作用,引起細胞外液增多,血容量隨之增多,同時增加了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心輸出量,結果使血壓升高。
此外細胞外鈉離子濃度加大,將使細胞外鈉離子和水分跑到細胞內,使細胞發生腫脹,當小動脈壁的平滑肌細胞腫脹后。一方面使小動脈內變狹窄,增加了外周血管阻力;另一方面增強小動脈壁對血液中收縮血管的物質的反應性,引起小動脈痙攣,使全身各處的細小動脈阻力增高,血壓升高。
高鹽攝入還會引起細胞外的鈣流入細胞內,并抑制鈉鈣交換,使細胞鈣排出減少,最終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
可以說鈉鹽具有調節血容量、血管彈性和血壓的作用,所以說高血壓患者平時不要吃太過于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