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關于夢對睡眠的作用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夢多會影響大腦的休息,因而夢多不利于人的健康。但是德國神經學專家科恩胡貝爾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做夢是對大腦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動,有益于鍛煉大腦的功能。
大腦中有一部細胞在人醒的時候是不工作,只有在人睡著的時候才開始工作。這部分細胞如不使用就會趨于衰退,所以需要有表現其功能的機會,這一過程就產生了夢。引起做夢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外界影響的結果。夢是在睡眠時一些沒有被完全抑制的皮質細胞群的工作所引起,人在睡眠時從無意識狀態的沉睡進入奇妙的色彩繽紛的夢幻,一般有2-6次。
在做夢的這個階段眼球在閉著的眼皮下轉動,這時,人腦是相對靜止,但仍然有活動。此時可從腦中測到快速紊亂的電波,其強度有時竟能超過白天活動的強度。大腦內有一種神經中樞,它的職能就是在人做夢時抑制其他肌肉活動,使夢中的行為不會超過精神范圍而變成行動。
日本山梨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研究結果得出多夢有助于延年益壽,他們發現人腦中存在著兩類相反的促眠肽,一類肽為促無夢睡眠,另一類肽為促有夢睡眠。研究人員將促有夢睡眠肽施于動物,使動物的有夢期延長,結果發現接受實驗動物的平均壽命大大延長。日本醫生還發現癡呆患者睡眠無夢期延長,壽命大多數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