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體的血液壓力不是恒定的,它常隨著各種各樣的條件比如飲食、腦力活動、起居、體力活動及情緒變化而進行自我調節,睡覺時大腦和肌肉處于休息的狀態,消耗的能量相對減少心跳呼吸次數也會減少,血液流動變慢血壓也會降到一天的最低值,清晨起床后為適應新一天的生理變化,心跳、呼吸變快,血流加快血壓也隨之升高。
在許多的實驗中此結論也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包括其生理機制、病理機制以及生物化學部分均表明,要是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無論從血管的柔韌性還是心臟的代償能力或是毛細血管的儲藏血液的能力來說,都說明身體有很多的方法來調節血壓的。
但是如果所有的調節,都已達到極限了,就可能真的患上高血壓了,高血壓病患者在用藥治療的同時應努力自我調節血壓病記不良的生活習慣,盡量減少情緒波動、注意飲食清爽、保持合理睡眠、適當運動、長測血壓,按照醫囑堅持服藥以免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