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癥狀存在著個體差異,以多動為主要表現者應予早期診斷,首發癥狀依次為震顫、強直或動作緩慢、失靈巧和寫字障礙、步態障礙、肌痛痙攣和疼痛、精神障礙。如抑郁和緊張的語言障礙,全身乏力和肌無力,流口水和面具臉。
通常認為從發病至診斷時間平均2.5年,震顫是因肢體的主動肌與拮抗肌節律性交替收縮而引起,多則一側上肢遠端開始,逐步擴展到同側下及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涉及頭部,一般均最后受累,上肢的震顫常比下肢重,手指的節律性震顫形成所謂搓丸樣動作。在本病早期震顫與肢體處于靜止狀態時出現,做隨意動作時可減輕或暫時停止,情緒激動時加重,睡眠時完全停止,強烈的意識和主觀努力可暫時抑制震顫,但過后有加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