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熱。主要表現為間歇性發熱,通常為低熱,急性重癥病例或伴有化膿性并發癥時,多可出現高熱,寒戰等毒血癥癥狀。
二,腹痛。呈持續性隱痛或陣發性劇痛,疼痛的部位病變,以部位不同而異,最常見的是右下腹伴臍周,痙攣性痛,容易被誤診為闌尾炎。疼痛可于餐后發生,排便后可緩解。
三,腹瀉。患者每天腹瀉兩到六次,糞便較稀,有時也有拉痢疾一樣,里急后重,但是卻見不到拉痢疾時所常見的黏液或膿血,腹瀉的原因主要是腸內炎癥病變,腸道功能紊亂和腸道吸收不良。
四,體重下降。由于這種病是一種慢性病,病人因為長期腹瀉,發熱,身體消耗多,腸道的吸收卻不好,所以會出現體重下降。
五,貧血。這是引發營養不良的結果。
六,腸外表現。部分的病人伴有鵝口瘡性口炎,結節性紅斑,杵狀指,皮膚潰瘍,關節炎和肝腫大等病癥,特別是兒童患者中,腸外的表現往往較胃腸道癥狀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