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也會逐漸退化,當骨頭與軟組織接觸的地方因長期承受壓力,拉力損傷,關節間的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骨頭與骨頭磨損,人體為了減小骨關節之間的壓力,在骨關節邊緣上自然而然就會增生一部分來減少這個壓力,它本質上是人體生理上的代償功能,是人體為了適應而出現的一種保護反應。
因為關節軟骨受到破壞,長了骨刺之后它可以使穩定性差的骨關節得以加強,從而有利于骨關節的穩定,避免繼續遭受損傷,骨刺也可能造成對其周圍神經血管等的壓迫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所以說它既是生理性的,但有可能轉變為病理性的,臨床實踐也證明了人體有了骨刺并不都會出現臨床癥狀,而且骨刺的大小多少與患者癥狀的輕重程度不成正比,所以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懷疑自己是否有骨刺或因有骨刺而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