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先天性隔疝是由于胚胎時期膈肌閉合不全,單側或雙側膈肌缺陷,部分腹部臟器通過缺損處進入胸腔,造成解剖關系異常的一種疾病。分胸腹裂孔疝、食管裂孔疝和先天性胸骨后疝。 出生數小時內出現癥狀的先天性隔疝患兒,總成活率低于50%,世界少數幾個有條件的醫(yī)療中心采用ecmo治療配合成活率改進到60%到80%,新生兒期手術成活的兒童,常有正常的增長與發(fā)育,胸骨術后肺發(fā)育的功能問題均有不同意見。
?上海第二科技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1987年隨訪二十粒修補疝術后一到十一年,大部分兒童,大于80%在身高、體重、發(fā)育、橫膈肌活動度和肺功能測定,特別是肺耗氧量分側接近與正常兒童,但據文獻最近報道,一部分有明顯較長時期肺功能不全者則采用ecmo治療,治療后雖成活很可能需要做肺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