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內金是脊索動物門雉科動物家雞的干燥砂囊內壁。中醫認為,雞內金味甘,性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等作用;適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石淋澀痛,膽脹脅痛等病癥;一般用量為3~9g;如果研末服用的話,每次1.5~8g。
在臨床使用時,研末的效果比煎劑要好。雞內金在使用的時候,有生用也有制用。生用的雞內金,其實就是干凈的雞內金。制用的分為醋制和炒焦兩種。醋制的,一般將醋和雞內金按10:1的比例,將凈制過的雞內金用文火炒到表面顏色加深的時候,噴淋食醋,待醋被完全吸進雞內金后,取出晾干后即可入藥。而焦雞內金,一般是用武火炒到表面焦黑、內部焦黃,再噴淋食醋,吸干后出鍋晾涼后即可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