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結腸和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性疾病,病變局限于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多位于乙狀結腸和直腸,病程漫長,常反復發作,以前西醫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為主,可以采用中藥灌腸,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一種重要手段,能使藥物直達病所,提高腸內局部血藥濃度,同時由于大腸的吸收能力很強,藥物經灌腸后可混合與直腸腺體的分泌液中,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
臨床上,可用黃連、黃芩、苦寒,燥濕化濁,蒲公英,敗醬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清除結腸表面的潰瘍,白及、三七粉有高度粘性和保護創面,促進黏膜修復,便膿多者可加入錫類散、西黃丸,以增強化濁解毒之功,便血重的可加云南白藥,以增強止血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