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小兒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許多家長單純認為孩子發燒是由于感冒所引起的,其實不然,發燒是人的機體自我調節,抵抗外來刺激,所產生的一種防衛反應,許多疾病一開始表現均為發燒,如果貽誤治療時間將會造成種種預后后遺癥。
家長不應單單局限于治療,病后的調理也很重要,所以孩子患病后,都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孩子的消化系統功能降低,唾液,胃液,腸液等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影響了消化吸收功能。如果這時候過分的使用一些油膩食物,不但不會吸收,還會影響吸收功能。
所以病后要宜補充充足的水分,大量維生素和無機鹽,供給適量的熱量和蛋白質為原則,多以流質和半流質飲食為主,也就是小兒病后飲食調理的原則,應該是服用營養容易消化,從少到多,從淡到濃。
可能引起發燒的疾病有,急性喉炎,主要表現為,犬吠樣咳嗽,聲嘶,喉鳴,吸氣性呼吸困難,常見的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的一部分。
水痘,初起多有發熱,然后皮膚會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流腦,在高熱同時會出現血性皮疹,有些小出血點會融合成片,形成大片瘀癍。
肺炎,肺部可聽到固定的雜音,重者則有氣急,呼吸困難,高燒缺氧而抽搐。建議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綜合檢查評定后,再接受輸液或者口服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