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濕疹在中醫學中被稱為奶蘚,通常在出生后第二周至第三個月開始發生,好發于顏面,額,頭頂,四肢及皮膚皺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隨年齡增加而減輕或痊愈,但也有少數病例繼續發展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
嬰兒濕疹病較復雜既有先天的體質因素,也有后天營養失調或過多消化不良,環境,衣著不當等因素。
外部刺激都是誘發因素,病兒多是先天性過敏體質,約70%的患兒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病的歷史,
嬰兒濕疹按癥狀分為三種。
一,滲出型,常見于肥胖型嬰兒,初起兩頰,發生紅斑丘疹,長因劇烈癢搔抓而有多量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包或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二,干燥型,多見于瘦弱型嬰兒,好發于頭皮,眉間等部。表現為潮紅,但無明顯整出,成慢性時也可以輕度清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有結血痂,常以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三,脂溢型。多見于頭部耳后,產生黃色厚痂,毛發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