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發區,在其漫長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臟炎癥反復發生,對肝細胞造成長期慢性損害,如果不能得到正規有效的治療,會逐漸發展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中毒性肝炎是由化學毒物,例如磷、砷、四氯化碳等藥物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肝炎或所致的肝臟病變,以慢性多見,其病隱匿、癥狀不明顯,表現類似慢性病毒性肝炎,嚴重者短期內死于肝衰竭。
慢性乙肝是種復雜的慢性疾病,對于已感染者到正規的醫院,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抗病毒治療是阻止乙肝發展的唯一有效手段。由于本病為慢性傳染病,許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陷入一種極度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折磨中,甚至出現典型的焦慮、抑郁癥狀。近年研究顯示,心理社會因素與乙型肝炎病毒的發生發展和預后有聯系,也有資料顯示不良的生活方式,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乙肝病毒傳播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