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腫瘤在男性惡性腫瘤的1%到2%,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絕大多數為原發性,分為生殖細胞腫瘤和非生殖細胞腫瘤兩大類。
生殖細胞腫瘤發生于曲細精管的生殖上皮,占睪丸腫瘤的90%到95以上。其中精原細胞瘤最為常見,生長速度較緩慢,預后一般較好。非精原細胞瘤如胚胎瘤、畸胎瘤、絨毛膜上皮癌等,比較少見但惡性程度高,較早出現淋巴和血行轉移,預后較差。
非生殖細胞腫瘤發生于睪丸間質細胞,占5%到10%,來源于纖維組織平滑肌血管和淋巴組織等。睪丸間質細胞繼發于睪丸腫瘤較為罕見。本病好發于二十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臨床癥狀多變,可能沒有癥狀。常被偶然發現,隨著腫塊逐漸增大,可能出現下墜或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