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是一個中醫名詞,指機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落,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暖肢體臟腑的作用,如果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征象,常見的癥狀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這是陽虛最主要的癥狀,陽氣猶如自然界的太陽,陽氣不足則內環境就會出現一種寒冷的狀態。
第二是頑固不化,指的是大便中的夾雜未消化的食物,陽氣不足時,進入胃中的食物無法很好地腐熟而直接從腸道排出。
第三是精神不振,陽氣不足,細胞的生命活動衰退,所以表現為萎靡懶動。
第四是舌淡而胖,或者有齒痕體內的水分消耗與代謝取決于陽氣的蒸騰作用,如果陽氣衰微,對水汽蒸騰消耗不足則多一個水分蓄積體內,導致舌體胖大,舌體胖大,受牙齒擠壓而出現齒痕。
第五是脈沉細,陽氣不足,不能鼓動脈管,所以脈象沉細無力。